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任正非:从中年失业到创立华为走向世界500强!

2024-03-28 01:01:42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任正非,1944年10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镇宁县。 祖籍浙江省浦江县。 现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、总裁。

任正非简介:

任正非,1944年10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地区镇宁县。 中共党员,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。 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(现并入重庆大学)。 毕业后参军从事军事技术研发,后来创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——华为创始人、总裁。 他的企业“危机管理”理论和实践在行业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。 2011年,任正非荣登《财富》杂志“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”榜首。 2011年,任正非以11亿美元首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,位列全球第1153位、中国第92位。 名列《财富》2012年“中国最具影响力商业领袖”排行榜第一名,2013年名列第一。

任正非的创业故事

1987年,任正非徘徊在深圳街头,他并不知道好运会降临到他和国家身上。 任正非仅持有华为1%的股份。 段永吉曾担心有一天自己会因此而被赶下台。 任正非的回答是,如果这一天到来,说明华为已经成熟了。

1987年,任正非徘徊在深圳街头,他并不知道好运会降临到他和国家身上。

华为创业故事简短_华为创业故事800字_创业故事华为

改革开放已近10年,国民经济形势明显好转。 当年,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十分明确,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:第一步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,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。第二步目标是到20世纪末使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; 第三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。 人们过着相对富裕的生活。

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计划,但似乎与任正非没有太大关系。 那年43岁的他从部队调任团副,来到深圳,这里成为改革的试验田。 在这里,他的前任妻子成为了南油集团的高管,但他们的婚姻最终还是结束了。 任正非本人还只是南油集团旗下一家电子公司的经理。 对于年过四十的任正非来说,余生似乎也如想象中的那样平淡无奇。 然而,就像那个时代开始的所有创业故事一样,机会从天而降。 任正非的人生道路从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方向,他也用自己的方式给原本相对平淡的1987年增添了一点分量。 。

故事以非常深圳的方式开始。 一次偶然的机会,一位做程控交换产品的朋友请任正非帮他推销一些设备。 任正非以2.4万元资本注册深圳华为,成为香港康力公司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商。 依托特区的一些信息优势,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赚取差价——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。 对于深圳企业来说,有香港作为后盾是最大的优势。 至于作为代理开关或代理提要,都是一样的。 更何况,任正非本人在通信技术方面也是门外汉。 他的祖父是一名火腿制造商,他的父母是普通教师。 他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是供暖。 十几年的军旅生涯或许让他成为中国最早的用户之一。 电话里的人数远远不足以让他深入了解这个行业。

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,一块东西从天上掉下来,人们以为只要是馅饼就欣喜若狂,但实际上,从天上掉下来的却是一块金子。 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熊丙群先生在总结中国电信业30年历程时曾表示,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; 现阶段,各企业通过购买国外设备或建立合资企业来发展。 正是因为这些合资企业,国内制造企业的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。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,最重要的阶段是程控交换机的突破。 “虽然程控交换机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了,当时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通过‘六五’和‘七五’研发了中小容量程控交换机。计划,但当时的一些成果必须转化为产业,特别是距离成为商业化设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 第三阶段是21世纪通信业快速发展的10年。

43岁创业的任正非此时突然展现出了他的商业天才。 在销售设备的过程中,他看到了中国电信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。 同时,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主导。 当时中国使用的通信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,即“七国八制”,即美国AT&T、加拿大北电、瑞典爱立信、德国西门子、比利时贝尔、法国阿尔卡特、日本NEC、富士通。 民族企业没有立足之地,所以任正非决定开始自己做研发。

华为创业故事简短_创业故事华为_华为创业故事800字

任正非后来解释自己早期转型的原因时说:“外国人来中国就是为了赚钱,他们不会教中国人核心技术,而是期望我们引进、引进、再引进。企业一直以来失败的。” 未能独立。 用市场换技术,市场丢了,技术却没有真正掌握。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。”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就拥有比常人更强烈的爱国热情,以及保卫领土的敏感度和决心。 “技术是企业之本”,因此他告别了“代理人”的身份,走上了创业者的道路。

1991年9月,华为租用了深圳市宝安县浩业村工业大厦三楼。 最初有50多人,开始研发程控交换机。 这里不仅是生产车间、仓库,也是厨房和卧室。 十几张床靠墙排列着。 床位不够,就用泡沫板和床垫代替。 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,大家都在那里吃饭、睡觉。 当他们工作累了的时候,可以小睡一会儿,醒来继续工作。 这在初创公司很常见,但后来成为华为的传统,被称为“床垫文化”。 直到华为走出去与外国公司直接竞争,华为的员工也在欧洲开店。 外国企业惊叹不已。 12月,首批三台BH-03交换机包装发货。 事后,员工们得知,公司没有现金,如果不发货就面临破产。 但到了1992年,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。 当年产值达到1.2亿元,利润突破1000万。 当时,华为只有100名员工。 这样的增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。

自此,华为像一头来自深圳的狼一样,猛扑进了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。 事实上,最初抓住转机机会的不只是华为。 当时,通信制造领域势头最强劲的四家企业——聚龙通信、大唐电信、中兴通讯、深圳华为,被合称为“大中华”。 1998年,华为销售收入89亿元,最小的大唐也达到9亿元。 除华为外,其他三家均为国有企业。

华为能够在跨国公司和国企中异军突起。 有人说华为靠的是客户关系和价格优势。 有趣的是,任正非曾在1994年的一次内部讲话​​中提到,“在目前产品良莠不齐的情况下,我们承受着很大的价格压力,但我们为用户服务的赤诚之心一定会感动上帝。” 会让上帝明白金钱的价值,逐步缓解我们的困难。”因此,如果让任正非总结一下华为能够突围的原因,他肯定会说是因为华为的狼文化——敏锐的感觉嗅觉、毅力、不懈的进攻精神和群体斗争。

这句话在华为员工中也得到了高度认可。 事实上,这三点正是狼打斗成功的特点。 当运用到企业竞争中时,确实形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,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华为在初创期的成功和发展。 然而,狼文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它好斗、不择手段。 这些在初期可以被视为激情和活力的粗糙的东西,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,就会变成不和谐的声音。 2000年之后,任正非就很少提及狼性这个词了。 在此之前,他做了两件事。 从这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,当华为站在“大中华”之巅时,任正非考虑的不仅仅是公司的生存和赚钱。 计划开始变得宏伟。 为此,他不惜亲自磨砺自己曾经喜爱的“狼性”。

华为创业故事800字_华为创业故事简短_创业故事华为

任正非首先决定的是国际化战略。 依靠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传统军事战略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,任正非很快意识到,未来不会有只依靠区域市场生存的电信设备商。 所有电信设备供应商都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化。 的。 从1996年开始,华为就开始了国际化布局。 起初,这个计划无异于痴心妄想。 华为作为一家国家通信企业,有哪些优势? 资金、品牌还是技术? 在国内市场,一直未能抢占一线城市之首。 怎样才能在敌人的势力范围内抢夺饭碗呢? 任正非表示,这是由于军人天生的警惕性和危险意识,才导致他做出这个决定。 他也知道,当时的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完全是无名小卒,一切都得从头开始。 经历过艰难生活的任正非愿意在这件事上投入巨资。 从1996年到2000年,华为疯狂参加国际电信展会,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。 还推出“东方丝绸之路”、“东方快车”等品牌计划,让国际客户熟悉陌生的华为。

还有一件事是,1997年任正非到美国访问IBM后,意识到华为与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差距,决定向IBM学习。 他的学习并不是说说而已,也不是买几本《大象为什么跳舞》那么简单。 1998年,华为与IBM的“IT战略与规划”合作项目正式启动。 内容是规划和设计华为未来3-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流程和所需的IT支撑系统,包括集成产品开发、集成供应链、IT系统重组和财务统一等8个项目。 为此,华为每年仅在咨询费方面的投入就达5000万美元。 算上其他费用,据统计,华为为业务流程变更付出的代价高达10亿元。

然而,这却成为华为后来国际化成功的基础。 《华为的世界》一书中提到,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高瑞斌曾判断,华为依靠小米和步枪的竞争优势无法维持。 华为人喜欢讲的快速反应——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想办法解决——被跨国公司视为企业管理和制造不规范的表现。 “改了一遍又一遍,本地版本的差异越来越大,以后升级设备的时候,可能会乱七八糟。华为现在反应很快,因为接触面积小。在“未来,它会在全球市场上发展。目前的机制适合中国的情况。我们能保证华为能尽快做出反应吗?”

任正非高额学费聘请IBM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 当公司发展势头良好,一切似乎都步入正轨时,对于一群穿着背心、短裤、运动鞋跑得很快的土狼来说,穿上西装、皮鞋,迈出统一的步伐,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。 。 人们屏住呼吸的事情。 任正非强大的个人意志力在这件事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 他几乎是用不分青红皂白的命令来强制整合流程发生变化。 到目前为止,华为对这一变化的评价是,因为集成的产品开发和集成的供应链,华为可以与全球顶级电信运营商进行同一种语言沟通。

在做好品牌国际化、管理国际化的准备后,华为的国际化扩张之路才真正进入跑道,而且这个起步还将加速。 截至2008年,华为已实现合同销售额233亿美元,其中海外销售额占75%。 与此同时,华为2008年纳税总额高达120亿元。 2004年至2008年,华为合同销售额从56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33亿美元,海外销售额占比从43%上升至75%,年均增长率超过40%。 1994年,任正非站在国境之南,发表了豪言壮语。 他表示:“未来,电信设备市场将分为三个部分:西门子、阿尔卡特和华为。” 他没有透露未来会是多远,但到2009年,华为已成为继爱立信、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电信设备制造商。 曾经创造辉煌业绩的北电已申请破产保护,摩托罗拉也陷入危险,市场份额跌至仅4%。

尽管任正非每隔三五年就警告过寒冬,但华为却频频实现近50%的业绩增长,并将2009年的销售目标定为300亿美元。 幸运的是,华为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坚守在中国这个高度增长的行业,从未离开过。 随着3G的推出,可以想象,这个市场将继续繁荣。 或许更幸运的是,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一直像军人一样,对市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度。 虽然脾气暴躁,对公司进行高压军事化管理; 虽然他性格低调,内部流传的言论充满了属于前一个时代的军事术语; 尽管被指是深圳的所谓国际化管理层,对于总部一小部分人的事务,一线员工依然像饿狼一样,频频以地狱般的报价扰乱市场……是的,任正非是一个充满缺点的企业家。 他的低调增加了他的神秘感,而他的不张扬并不妨碍他。 成为最有可能被提及的企业家。 华为或许也是一家充满缺点的公司。 由于其狼性,它有很多敌人。 由于任正非表示自己不是上市公司,只需对政府负责,因此公众对这家公司充满了猜测和怀疑。

充满矛盾的企业和企业家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。 也许矛盾的不是他们,而是让他们成长的土地。 任正非仅持有华为1%的股份。 段永吉曾担心有一天自己会因此而被赶下台。 任正非的回答是,如果这一天到来,说明华为已经成熟了。

搜索